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許醫師文章) 談頸源性疼痛

http://www2.fpg.com.tw/html/mgz/Mgz_epaper/133/44-3P34-35.pdf

談頸源性頭痛

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 許宏志

頸源性頭痛為一種慢性半側頭部疼痛綜合徵,源於各
類頸部的疾患,疼痛常轉位自頸部的骨骼結構或軟組織,包
括第一至第三頸椎神經根支配的解剖構造。三叉頸神經核區
(trigeminocervical nucleus)為三叉神經(三叉神經核尾)下
行徑中的感覺神經纖維,被認為和上部頸椎根的感覺纖維相
互交錯。這種高位頸髓和三叉神經感覺通路的功能性合流,
使得來自上部頸椎感覺神經區及頭臉部三叉神經感覺區的痛
覺刺激可以雙向轉位。脊髓副神經(第十一對腦神經)的感
覺運動神經纖維和上頸神經根的功能性合流,最後與三叉神
經的下行徑合併,也可能造成頸椎痛轉位至頭部。

頸部運動和 / 或持續的不當頭部位置常會加重頸源性頭痛
的症狀,這包括了特定的頸部和肩部姿態(如前頭姿),同
側頸、肩或手臂一個相當模糊的非神經根病變性疼痛,偶爾
會有典型神經根病變性手臂疼痛。其他相關症狀包括了頸椎
運動範圍受限、頸部僵硬、噁心、嘔吐、畏光、聲音恐懼症、
頭暈、同側視力模糊、流淚、眼結膜腫脹充血。可能繼發的
症狀如頸椎間盤排列不正、胸廓入口(出口)症侯群、脊柱
畸形、肩部卡壓和下背痛等也有可能發生。與姿態有關情況
包括:吞嚥障礙、吸氣時肋骨胸廓伸展受限、顳顎關節疾患
和肌筋膜疼痛症與纖維肌痛症。臨床上頸部痛做為偏頭痛的
一個徵象,或者頭痛做為頸部疾患的徵象都有可能。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
將頭痛分為五大類,分別為血管性、肌原性(肌肉緊張)、
頸源性、牽拉性、炎性,而頸源性頭痛則是其中一種,對於
此症必須做詳細的理學檢查,有必要時必須執行特殊檢查或
檢驗(如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以找出病因。

關於頸源性頭痛的治療,主要還是得先矯正頭頸部型態
的變化(如前頭位),因其本質上會從頸部影響一個人的姿
態。另外可以自我執行側面頸筋膜、深層頸筋膜的牽拉術,
包括牽拉上斜方肌、斜角肌、胸鎖乳突肌、提肩胛肌、枕部
伸展肌等頸部穩定肌群。

藥物治療方面包括非類固醇類抗炎劑、肌肉鬆弛劑、抗
鬱劑與抗癲癇劑以治療神經性疼痛,同時也可使用適當的硬
式頸圈與頭部重心調整輔具以協助矯正頸部位置避免復發。

《本文轉載自長庚醫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