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膝蓋久痛醫不好 當心皺襞症侯群

您有否過這樣的經驗:就是膝蓋後外側反反覆覆的疼痛腫脹,以及膝蓋活動時有喀啦的聲音,吃藥做治療甚至打針都不見好轉? 那有可能就是皺襞症侯群(plica syndrome)

醫學上的皺襞症侯群,是指在膝蓋附近,發育後如帶狀的滑囊皺襞(plica, 殘存的滑囊組織),因過度使用或者受傷而產生的非細菌性發炎,而引起類似膝關節退化症或軟骨受傷的疾患。所謂的滑囊皺襞,是指胎兒發育早期所殘留下來的多餘滑囊,正常情況下,在發育後期會逐漸合併成為一個大的滑囊腔。若是合併過程不完全,則會在膝蓋附近部位變成一群折疊如帶狀的滑液組織。一般受傷,慢性過度使用,或者其他附近部位的感染後也會引起皺襞症侯群 。

臨床上可見到這樣的病患:抱怨有膝蓋後外側的腫漲疼痛無力感,有時還會有膝蓋局部的紅腫熱痛現象,彎曲伸直活動時會有喀嚓聲,以及似乎卡住有如生鏽一般的無法順利活動的感覺,而這個症狀往往是兩邊膝蓋同時發生,特別是上下坡或上下樓梯等重複曲屈伸直膝關節的動作之後會加劇腫痛的症狀,反反覆覆的好了又痛,痛了又好,一年快有半年不舒服,可是卻在看醫師時卻未必會有同樣的症狀表現,以致於常常被誤以為是膝關節的退化症、軟骨退化、甚至痛風等其他不相關的疾病,久經治療卻不見好轉,搞的病患苦不堪言。有趣的是,雖然皺襞症侯群是從兒童時期就有的疾患,然而由於兒童本身組織受損修復能力較佳,所以不常有症狀產生,而是到了成年期或中老年才逐漸出現症狀。

其實此症的診斷,有賴於復健科醫師詳細的理學檢查及病史詢問,對於懷疑的病患,則需安排膝蓋部分的軟組織超音波檢查,以找出滑囊皺襞分佈的位置以及發炎的嚴重程度,有的人需接受血液檢查以及關節液的生化分析與培養,以排除萊特氏症(膝部無菌性滑囊炎)的可能。同時醫師也會建議病患採取適當的膝部壓力轉移以及保護措施,使用特殊的護具,加上膝部周圍的肌肉強化運動、另外配合適當的抗發炎藥物治療。復健科的物理治療中,低能量雷射、超音波以及經皮電刺激等也都有不錯的療效。對於症狀較嚴重、或病史較久的情況,則會建議膝部接受低劑量的類固醇注射或使用增生療法以加速發炎的改善。另外也可使用關節內視鏡找出多餘的滑囊皺襞,進行多餘滑囊修除的手術。

(本文投稿於2004.11.25中國時報健康版,更多詳細內容請見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1 則留言:

  1. 請問進行皺襞切除手術後,可從事何種運動幫助恢復正常生活?
    謝謝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