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淺談顏面神經麻痺的復健之道(許宏志醫師)

 
最近氣候多變化,感冒的人也越來越多,您可曾一早醒來,發現臉部半側痲痺、
口角歪斜、眼睛無法閉上?小心!這可能是顏面神經痲痺了!
若合併有對側上下肢麻痺無力,眼睛也可以閉上,這才要擔心是中風。
 
第七對腦神經又稱為顏面神經,主管顏面肌肉(又稱表情肌)的運動功能,
舉凡皺眉、閉眼、微笑等等表情都是。
顏面神經左右各一條各自管轄一半臉部,
神經分布在額部是來自兩側腦部,額部以下則來自單側腦部。
很多病人都是先有耳後腫脹疼痛等初期發炎症狀,
之後幾天就逐漸發生顏面麻痺。
由於顏面神經是穿過耳後的顳骨內,空間非常窄小‧一旦發炎腫脹,
神經就會麻痺失去功能。病人常在幾天的後頸部酸疼後,
有天早上起床洗臉刷牙時突然發現,嘴巴歪了,
或者是眼睛閉不起來,或流出口水的情形。


 
顏面神經痲痺在醫學上依嚴重度可分成六級:
1-3級是不作表情時臉部是正常的或只是非常輕的不對稱,
4-5級是有明顯的臉部不對稱,
第6級則是最嚴重的,需要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顏面神經痲痺可分為周邊型和中樞性顏面神經痲痺。
大部分的周邊型顏面神經痲痺是由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
有些則是先前有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繼發性的顏面神經損傷,
少部分是由於外傷、或腫瘤壓迫所造成。

罹患的機會男女約差不多,以20到35歲的年齡區間最容易罹患。
而中樞性顏面神經痲痺最常見的就是腦幹的損傷,或者是腦部聽神經瘤的壓迫等等。
顏面神經痲痺和中風最大的不同,在於中風常常合併對側上下肢痲痺無力,
雖然嘴角歪斜,但中風病患的眼睛是可以閉上的。
而沒有特定病因的顏面神經痲痺,則稱為貝爾氏顏面神經痲痺(Bell’s palsy)。
 
在此症的診斷方面,復健科醫師會開立肌電檢查找出正確的病灶
所在和神經受傷的程度以預測恢復的預後,
另外會合併使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在治療方面,應早期使用類固醇,配合適當的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NSAID),
肌肉舒緩劑,神經保護劑等以減低神經水腫和幫助症狀的緩解。

在復健科的物理治療方面,由於週邊神經痲痺的肌肉萎縮的速度比較快,
應及早使用電刺激治療,並配合臉部肌肉的深層按摩和肌力強化運動,
及顏面肌肉群的被動運動,避免肌肉萎縮,且促進血液循環。
 
臨床上,使用電刺激搭配按摩等治療,
約三個月就可以發現明顯的肌肉收縮動作出現,
一般約半年左右就可痊癒,
其中約85%可完全恢復,
10%的病患會有輕微的肌肉失衡後遺症,
僅有5%是無法恢復的。
 
周邊性顏面神經痲痺的治療率極高,只要找對正確的復健科醫師,
提早接受正確的治療,並勤做居家復健的運動(如在患側痲痺肌肉皮膚做畫圈圈的按摩,
或是用手指頭輪流輕拍患側等),都可達到加速早日康復的效果。


(原文發表於2002.12.16聯合報,歡迎參考,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與作者)
(詳細全文 請見 如何出版社之酸痛復健全書)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