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單車安全常識

單車安全常識


◎騎乘姿勢

雙肩放鬆、身體自然前傾,雙肘微彎握住把手。腰不要挺得直直的,否則不到半小時就痠了。手掌與手臂呈一直線,避免長時間壓迫手掌,會造成腕隧道症候群。正確的踩踏位置是用腳大拇趾關節踩在踏板的軸心上。
◎上下車姿勢
雙手抓煞車(固定車子不會亂動),車體微傾左邊,右腳從座墊後方跨上車及下車。
不要從座墊前面跨,容易勾到車架而跌倒。
◎避免常見危險動作
  1. 儘量避免單手騎車,遇車友打招呼「動口不動手」,不必揮手。(台北市郝龍斌市長就是因為舉手向民眾打招呼,才分心翻車)
  2. 不要邊講手機邊騎車,要養成停車再接手機的好習慣。 
  3. 不要穿太寬鬆的褲子或裙子,以免被車輪捲入而翻車。最好穿單車專用褲,具排汗、透氣、防磨擦的功能。 
  4. 儘量避免在視線不良時騎車,例如夜間或下雨天。 
  5. 遇雨天騎車時,要穿兩件式雨衣,不要穿小飛俠式雨衣或輕便雨衣,因為寬鬆的下襬,易被捲入車輪。 
  6. 外套不要綁在腰際,雖然看起來很帥氣,但容易鬆脫而被捲入車輪,要收進背包裡。 
  7. 不要併排騎,要儘量靠近慢車道或右側成一路縱隊行進。 
  8. 不要緊跟在前車之後,保持1~2車的距離。 
  9. 不要載人或防礙視線的物品。 
  10. 非不得已不騎上人行道。在人行道上應減速慢行,遇行人眾多則下車採步行前進。

◎正確的剎車技巧
  1. 適當的剎車距離多利用點煞的方式;切記不要長時間持續按住煞車,因為會使煞車塊過熱,造成煞車力降低,發生危險!
  2. 剎車技巧雙手同時剎車,只煞後輪容易打滑,只煞前輪容易造成翻車。養成兩手同時煞車的習慣,或先煞右手(控後輪)再煞左手(控前輪),千萬不要只煞左手,會翻車。利用中指及食指或無名指採「點放式煞車」慢慢減速,快接近時才全煞。不要用全部手掌使力,以免力道過強一次煞到底,容易翻車。緊急煞車的同時,雙手伸直、手肘微彎並撐住把手,可避免身體重心往前移。
◎正確的上下坡過彎技巧
  • 爬坡:身體往前傾貼近把手,臀部重心稍微往前,或直接站起踩踏,以增加衝力。採「S」型方式前進,可減輕陡坡的負擔。
  • 下坡:身體往後壓低重心,臀部稍往後移,較不會翻覆。
  • 過彎技巧:應減速慢行。右彎時右腳踏板在上,左彎時相反,避免踏板踫觸地面而跌倒。
◎正確的騎乘觀念
  1. 隨時補充熱量,才有持續運動的動力,千萬別讓自己處飢餓的狀態。
  2. 隨時補充水份,別等感覺口渴了才喝。
  3. 適當的休息,每15-20k 休息一次,記得抒緩身體。
  4. 預防抽筋,多補充含鈉鉀成分的食物或飲料。(如香蕉)
  5. 要防曬,別因麻煩而不預防,這是防曬傷不是防曬黑的。
  6. 保持下檔的乾淨及清爽。
◎騎程安全須知
  1. 專心騎乘。
  2. 出發前養成熱身運動,以防運動傷害(循序漸進,確保安全)。
  3. 尊重路權,靠路邊騎乘。
  4. 注意後方來車及停在路邊的車子。
  5. 表明你的行進動向,就如開車一樣變換車道。
  6. 注意力分配前30~40% 後70%~60%
  7. 路途中注意路面高低落差。
  8. 戴手套可吸震防滑,保護手腕。
  9. 配戴單車安全帽,降低頭部意外撞擊的傷害。

◎單車安全帽選購標準
單車安全帽正確的配戴方式是「前圓後尖」,合格的安全帽不僅有經濟部商品檢驗局標章,內部發泡材質平均厚度2.5公分,最重要的後頸部有5公分厚度與椎狀設計,才能確保防護整個頭部。單車發生擦撞或頭部撞地時,騎士會向前翻滾,單車專用安全帽後方是尖型,可適當高度保護後腦,圓型的運動安全帽保護作用有限,建議單車族最好選用單車專用安全帽。
  • 認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商品檢驗標誌:沒有通過檢驗的安全帽,外觀再帥勁都只是假象。
  • 親自試戴:像選鞋一樣,唯有親自試戴,選購與頭型吻合的安全帽,不可太鬆或過緊,才具完整保護的效果。
  • 帽沿須有彈性且不影響視野:遮陽、擋泥、裝飾用的帽沿不可固定黏死,否則衝撞時破裂的碎片可能割傷臉部。須選購具彈性的材質,遇撞擊時會自動彈開。
  • 具頭鎖裝置更好:頭鎖可以扣住使用者的後腦勺,使安全帽不亂晃,增加安全及穩固。
  • 帽帶材質不傷膚:因為與臉部皮膚緊貼,試戴後選擇柔軟、堅韌、不傷皮膚、且不會引起過敏的帽帶。

◎調整正確的座墊高度
依身高選對了單車的尺寸後,還得依腳長調整座墊的高度。座墊太高,肌肉會過度伸展容易拉傷;太低,腿部易因無法充分伸展而疲勞,膝蓋也會過度磨損,造成退化性關節炎。選購時可依以下原則:
  • 坐在座墊上雙腳踩踏板,踩到底的腳應可自然彎曲才對。不要完全伸直(座墊太高),或是過於彎曲(太低)。
  • 坐在座墊上,腳著地時需稍微墊腳才是正確的高度,若雙腳的腳板可完全著地則座墊太低了。
  • 調整座墊高度時,切記不能高到露出座墊桿上的安全刻線,否則座桿支撐的距離太短,易斷裂造成危險。這時該換一部尺寸較大的單車才合適。

◎出發前的安全檢查
跨上愛車出發前,除了備齊安全裝備,還要檢查車況,因為一個小零件出問題,就可能釀成大悲劇。每一次出擊都讓愛車維持在最佳狀態。

◎騎自行車可能發生的運動傷害?
自行車運動為一長時間姿勢固定且動作重複性高的運動,不但會給予身體肌群與關節一定的負擔,固定的坐姿也會對脊椎施以壓力,並壓迫神經和血管,不正確的騎乘姿勢和態度,便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了解常見的自行車運動傷害,進而採取適當的預防工作。以下根據身體部位列舉常見的運動傷害:
  1. 頭部著涼:流汗吹風易受風寒,建議穿戴頭套、頭巾保護。
  2. 肩頸痠痛:通常因手部姿勢不當,沒有良好的伸展,導致肌肉緊繃痠痛。
  3. 手麻腫痛:過度緊握手把會壓迫神經,而路面顛簸所產生的震動也會藉由手把傳至手部造成痠痛。手肘應保持適度彎曲避免打直,可便於反應並提供緩衝。
  4. 腰椎疼痛:主要是因自行車設定未能符合騎乘姿勢,而長時間的踩踏與路面顛簸帶來的震動,也會對脊椎、腰椎造成負擔。
  5. 臀部痠痛:長時間的久坐或坐姿不當皆會造成臀部酸痛,調整姿勢、更換舒適的座椅或休息都可改善。建議自我練習以立臀坐姿,可有效避免前述問題之發生。
  6. 腿部肌肉痠痛:肌耐力不足,常造成腿部肌肉痠痛的症狀,若過度用力很容易有抽筋的情況發生,嚴重的話會發展成肌腱炎。正確的伸展姿勢和坐姿,以及強化肌耐力皆有助改善。
  7. 腳部關節傷害:正確的踩踏有助於下肢關節的訓練與保養,但若不當的踩踏姿勢或過度的施力,便會為膝關節和踝關節帶來更多的壓力和摩擦傷害。善用變速功能,下肢保持微彎即可避免傷害。
  8. 足底傷害:不合適的鞋子會讓腳部因摩擦而受傷,未使用正確部位踩踏踏板也可能導致足底和足跟的疼痛。
多數的自行車運動傷害都可透過充足的暖身、合適的配備、符合身形的自行車設定、正確的騎乘姿勢、定時休息等來預防,若傷害造成則須接受適當的治療。
◎抽筋的快速自救法
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許宏志表示,騎自行車最常見引起抽筋的部位,第一個主要是在腳掌的彎曲肌肉,為「趾間肌」抽筋,第二個則是小腿的「腓長肌」抽筋,第三個部位是在大腿的股四頭肌抽筋,第四個部位則是後背部肌的大片抽筋。
這些部位的抽筋非常疼痛,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要如何快速止痛?最好的辦法是伸展,不要想用按摩的,按摩肌肉止抽筋痛的效果有限,一定要讓抽筋的肌肉,往抽筋相反的方向用力伸展。
  • 腳掌(趾間肌)伸展法:腳掌抽筋時,要盡量把往下捲曲的腳趾,往反方向用力扳開。
  • 小腿(腓長肌)伸展法:小腿抽筋時要趕快靠路邊,運用路邊的道路或大石頭,盡量把腿伸直、腳掌往上抬高,用力把小腿肌肉伸展開來。
  • 大腿(股四頭肌)伸展法:大腿抽筋時,應該盡量蹲下來,如此股四頭肌才能伸展開,如果很痛蹲不下來,就把拳頭放在大腿後側和小腿夾住處,可以讓大腿彎度更大,讓股四頭肌得到伸展。
  • 後背肌伸展法:如果是後背部肌肉抽筋,最好的後背肌伸展法,是蹲下來,做出用手環抱住膝蓋的「膝胸運動」,如此可讓後背肌極度伸展。
各種網路的抽筋偏方,都比不上肌肉伸展,因為痛痙攣是肌肉不受腦控制,自己產生的收縮,此時可能造成肌肉撕裂,以及包在肌肉內的血管被壓迫,而進一度引起肌肉缺氧,把肌肉牽拉往反方向伸展的動作,可以避免肌肉破壞性拉傷,也可以防止肌肉內血管被局部壓迫更缺氧,止痛效果最快、最好。
◎預防抽筋小撇步
即使學會了如何快速搶救抽筋症狀,但是抽筋一痛起來,還是挺嚇人的,最好還是學會如何事先預防比較好,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許宏志介紹大家有效預防抽筋的方法,還有運用老一輩智慧的有效偏方,也能有效預防抽筋哦!
  • 休息蹲站做伸展所謂的預防抽筋法,就是治本,因為抽筋大部份來自肌肉的疲勞,所以在騎自行車時一定要注意隨時要停下來休息,伸展全身的肌肉,避免肌肉過度緊繃,吹吹風、喝喝水,則能預防體溫及肌肉過熱,如果不知道應該如何伸展肌肉,他說,只要蹲一下、站一下,蹲、站本身就是很好的肌內伸展運動。
  • 補充加鹽水或運動飲料肌肉會抽筋,大多也是因為電解質的不平衡,許宏志提醒,一定要注意身體鈉、鉀、鎂等電解質的補充,如果流了很多汗,則要注意水裡面要加點鹽,最簡單的就是補充運動飲料,但是一般的運動飲食鈉往往過高,可以用運動飲料加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水來稍加稀釋,就不怕鈉會過高了。
  • 運動別喝碳酸飲料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很多人會覺得,流過汗以後,來瓶冰冰涼涼的可樂或汽水最舒服了,許宏志提醒,運動時千萬不要喝碳酸飲料,因為碳酸飲料會把肌肉內的電解質帶走流失,而使體內電解質變得不平衡,所以老一輩的人說,在發燒時要喝沙士加鹽,就是怕體溫過熱流汗後,會引起電解質流失。
  • 一手運動飲料一手香蕉而許宏志最喜歡推薦大家的,就是運動中或運動後吃香蕉,他說,他常跟運動員說,休息時最好一手拿運動飲料、一手吃香蕉,因為香蕉裡有很多鉀離子,補充了各種電解質,就可以避免電解質不平衡引起抽筋。
  • 冰冷敷如果騎車騎得很久,肌肉有點發燙,建議最好可以用冷水冰敷一下肌肉,或是用冷水把肌肉沖涼,降低肌肉的溫度,也有助預防肌肉過熱發生抽筋的危險。
  • 堅果類天然神經安定劑可防夜間抽筋還有人則是晚上抽筋,擔心是不是白天騎車騎太久引起肌肉抽搐?許宏志解釋,和運動有關的肌肉痛痙攣,通常都是在運動後馬上發生,如果肌肉到了晚上才收縮,通常是和神經老化,或是壓迫等素引起的夜間抽筋。而電解質不夠也會引起夜間抽筋,但多發生在老人及女性的停經期前後,因為停經會因荷爾蒙不足造成鈣離子流失引起抽筋。
要安定神經,預防鈣離子不足,除了可以補充鈣片以外,建議多吃一些天然的神經安定劑,老一輩的人常喜歡吃核桃、杏仁、花生等堅果類,就是很好的天然神經安定劑,以前老人愛喝杏仁茶,要不就喝些杏仁牛奶、花生牛奶,就可以顧肺顧筋絡。
台式運動飲料:楊桃湯
如果沒有腎臟疾病以及心臟疾病,台灣傳統楊桃湯就是很好的台式運動飲料,許宏志說,楊桃含有很高的鉀離子,楊桃湯裡的楊桃肉就像是醃蜜餞一樣,用鹽醃過,鈉多鉀也多,所以老一輩的人運動完後做粗重工作後,都會喝點楊桃湯,老一輩的人,真的很有生活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