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選鞋不只是美觀問題,選雙好鞋是健康的關鍵(丁彥伶記者專訪)

為什麼膝蓋總是痠痛?腰背也常莫名痠痛?
您可能不知道,從下半身到上半身的痠痛,
都可能是因為穿錯鞋引起,
選對鞋子不僅能避免痠痛、預防跌跤,還有益健康!

穿錯鞋痠痛發炎問題多
1. 鞋跟太高
   高跟鞋因為可修飾身材比例而受到女性朋友的歡迎,但鞋跟太高會讓腰椎前傾角度加大,身體重心向前移,容易造成腰背肌肉、髂腰肌、髖膝踝部關節的韌帶承受過大的壓力、腰椎小面關節受到擠壓,而引起腰痛,以及髖、膝、踝關節的疼痛與退化。
同時因為全身重量幾乎都集中在大腳趾與第二腳趾根部,不僅腳趾及腳板會痠痛,還容易造成腳掌韌帶慢性拉傷、趾骨關節提早退化,高跟鞋也讓踝關節不穩定而急性扭傷。

2. 鞋頭太尖
   腳趾外翻是女性常見的問題,輕者變形疼痛,重者甚至必須開刀治療,引起腳趾外翻的原因,最常見的是鞋頭太尖,使大腳趾長時間擠壓或跨到第二腳趾上,或因腳趾往中間擠壓,腳趾中趾往上蜷曲形成「鎚狀趾」,或小腳趾跨到第四趾的小腳趾內翻,腳趾變形壓力如果過大,就會引起附近的滑液囊因摩擦過度而發炎疼痛。而大家常聽說台語的「凍甲」,就是腳趾甲往旁邊的肉長,也常是因為鞋子太尖引起的。

3. 楦頭太窄
   有些鞋款為了展現秀氣外觀,楦頭常做得窄窄的,腳掌寬的人如果硬穿,就容易因前腳掌受壓不均,腳趾及腳掌磨出硬皮、雞眼及硬繭,甚至可能引發腳趾間的摩頓氏神經瘤而引起麻痛。

4. 人字拖、拖鞋式涼鞋
   近幾年流行的人字拖,及許多女性喜歡穿著沒有鞋帶的拖鞋式涼鞋,由於腳踝後面缺乏固定,使大腳趾和第二趾必須更用力夾住鞋子,腳底及趾間肌肉也要用力夾緊才能不讓鞋子滑掉,因此常造成趾縫磨破皮,以及腳底與趾間肌腱痠痛,造成足底腳趾屈曲肌腱傷害。


穿鞋傷腳  怎麼處理

1. 腳底長繭生厚皮
   選鞋不當,腳底的傷害首當其衝,前掌、腳趾內外側長繭,或腳底生厚皮都是常見的問題,可先用溫水讓腳底皮膚變軟,再利用浮石或磨砂產品將厚繭及硬皮磨薄,之後使用含有水楊酸或尿素等可軟化角質並保濕的護足產品,保持腳底皮膚的柔軟。想避免腳底厚皮和繭復發,除了選擇合適的鞋子,也可選購蹠間墊和前掌防滑墊墊在容易長繭的部位減壓。

2. 疼痛惱人的雞眼
   當腳底硬皮或繭沒有好好處置,腳底持續壓迫,就可能變成雞眼引發疼痛,處理雞眼可先用溫水軟化,把雞眼磨掉一層或用指甲刀、銼刀剪開,再使用藥局購買的「治疣液」等含有水楊酸等軟化角質的藥物,約12星期可改善。但不建議使用雞眼貼片,以免貼片滑動造成其他部位皮膚受傷。如果是病毒引發的疣,就不能剪開,最好到皮膚科做冷凍、電燒或藥物治療。

3. 新鞋磨腳長水泡
   穿新鞋或爬山、健走時,容易在後腳跟磨出水泡,建議穿新鞋或健走、爬山等前,可用後踵薄貼預防後跟磨傷,處理小水泡不要弄破,直接用消毒貼布保護,避免磨破而感染,較大的水泡則要先消毒,用消毒過的針頭刺破水泡,再塗上消毒軟膏包紮,以避免感染。

4. 扭傷或肌肉拉傷
   腳踝扭傷是穿高跟鞋最常見的傷害,扭傷或肌肉拉傷的時候,最好立刻休息,48小時內,每34小時要冰敷20分鐘,以預防受傷的組織繼續滲出組織液而腫脹發炎,用繃帶將腳踝固定,休息時腳抬高,48小時後則改用熱敷以利消腫。

您適合什麼鞋
台灣人適合楔形鞋與方頭鞋
  外國女明星穿著細細窄窄的鞋子,看起來總是美得讓人也想買一雙,不過西方人的腳趾比較細長,腳板也比較窄,而台灣人的腳趾多半比較粗短,腳板比較寬,所以歐美流行的鞋款並不見得適合台灣人,如果硬買來穿,不是鞋子變形,就是腳磨出水泡、雞眼,因此建議選擇楦頭比較寬的方頭鞋或楔形鞋。

扁平足要選鞋底弧度高的鞋
  很多人都不知道,台灣有7成左右的人屬於輕微扁平足,只有2成多的人足部結構正常。扁平足的腳板通常較寬,除了應選擇較寬板的鞋子外,最好選擇鞋底弧度,也就是「鞋柄」的部份,在腳弓的地方抬高,減少腳底壓力。

高筒鞋可避免扭傷
  走路常扭到腳的人,很可能是腳的感覺神經或是平衡感回饋不佳,因此容易發生腳板翻轉。要避免這類情形,最好選擇能把整個踝部包住的高筒鞋、短靴或長靴,讓腳板與腳踝一起固定。

平底鞋不一定健康
  高跟鞋穿久了容易引起膝蓋退化、腰背痠痛,那換平底鞋就好了嗎?其實平底鞋不見得比較健康,事實上這兩年流行超低平底鞋,鞋底非常薄,幾乎沒有避震作用,走久了就容易造成跟腱發炎、足底筋膜炎,甚至讓人腳底痛到不能走路,所以鞋跟至少要有半吋高,才有助吸震增加腳底與足跟的緩衝。

聰明穿高跟鞋
  雖然從醫學角度提出穿高跟鞋引發健康問題的報導很多,但女性朋友還是無法抵抗高跟鞋迷人的魅力,高跟鞋真的不能穿嗎?許主任說,固然太高的高跟鞋易引起腰背痠痛及膝關節退化,不過適當的鞋跟高度,能讓重心稍微向前,將集中在腳後跟的壓力分散到前腳掌,減輕跟腱的壓力。而適當的高度對扁平足來說還能變成人工足弓,增加防震作用,還有研究認為,穿高跟鞋踮腳走路,能訓練骨盆肌,減少尿失禁,大腿四頭肌也會變得比較強壯。
  不過高跟鞋理想的高度是3公分,最高也不要超過5公分,否則鞋跟每增高1公分,腰椎及腰背肌的收縮就會成倍數增加,而且腳踝和後跟最好有鞋帶固定,才能預防扭傷。

氣墊鞋非萬靈丹
  氣墊鞋往往與「健康鞋」畫上等號,但氣墊鞋真有那麼神奇嗎?氣墊鞋可分散腳底衝擊力、強化足底彈性,具有支撐作用,確實可改善足底筋膜炎及跟腱炎的症狀,也能延緩足跟蜂巢狀脂肪層因過度壓力萎縮變形等退化,符合健康鞋的概念。
  但氣墊鞋並非萬靈丹,若有扁平足及高弓足等足部構造不正常的現象,氣墊鞋也無法完全改善,還需要合適的腳弓墊等功能性輔助墊。選擇氣墊鞋時需要注意氣墊的硬度,氣墊太軟,支撐力容易不足,氣墊太硬則會缺乏彈性。

好鞋的基本條件
不管選擇穿何種鞋,要穿得健康,一定要有以下基本條件:
1.鞋底要有彈性:可減輕腳底的壓力。
2.鞋後跟要硬:穩定踝關節。
3.鞋中要有韌性:穩定腳底板不會外翻或內翻而拐腳。

4.鞋前要軟:腳趾和腳掌間有折線,便於完成行走時腳趾和腳掌的分解動作。

為何我們腳板痛?

腳板痛又稱足底痛,
是復健科門診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

一般來說此症在女性較男性常發生,而以前足痛最為常見。
足底痛經常合併行走不良、正常步態變差後產生繼發性疼痛(如膝蓋痛、臀部痛、下背痛)。老年人、肥胖者、運動員、長期站立或走動(如老師或櫃姐)等特別職業者也容易發生足底痛。
對一般人來說,運動量突然增加或運動類型改變也常會產生足底痛。
運動員也是常發生足底痛的族群,如體操選手經統計約有21%有此症,而跖跗韌帶損傷、壓力性骨折、下背痛與舟狀骨骨折也是常見合併發生問題。
除了頓挫或扭傷引起的急性足底痛之外,許多慢性反覆發生的足底痛經常是多重原因所累積合併造成,要根本治療則需釐清真正原因。例如年輕女性足底疼痛可能原因是因為先天性扁平足加上長時間站立,造成足內翻長期拉扯足底筋膜與肌腱所致。另一例子則是老年人足底痛X光檢查後常見足跟骨刺,但真正原因可能是足底筋膜老年化變硬,或者因足跟脂肪墊萎縮造成吸震力變差合併導致足底痛。

1. 足部結構問題:
如扁平足、高腳弓、足內翻或外翻等。
如同身高與長相一般,各人足形也各有不同,從短寬到長薄,趾頭的粗細語長短,在穿不同鞋具下會有不同反應。因此挑選一雙合適自己的鞋子很重要(下一篇文章會介紹)
足部的支撐結構是由數塊腳掌骨由肌腱韌帶包覆而成,因此腳骨間的相對位置與韌帶肌腱的強度都會影響行走時足部的穩定度。而當中鞋具的鬆緊包覆度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若足部楦頭較寬(腳趾根部的腳掌寬度),或足背較厚實者,穿尖頭鞋或鞋盒較緊時,會因過度擠壓腳趾或腳掌而造成疼痛。

2.皮膚疾病:
包括指甲疾患、雞眼和結繭、黴菌感染、皮膚因乾燥或受傷產生裂紋等也會造成足底疼痛,有機會可以常和足底『面對面』以找出問題。

3.肌肉問題:
小腿連接至足底的肌肉群,因為過度使用(如長時間站立、跑步等)或不當使用(突然加速減速跑步或扭傷等)造成肌筋膜疼痛症,常會有足底的轉位痛,而事實上病灶其實在小腿。或由於足部趾間肌因為足弓結構不穩定而長期緊繃或收縮力道不平均(如穿了太寬鬆鞋襪,造成行走時腳趾經常要抓緊)造成局部激痛點,在行走時緊繃而誘發疼痛;或因關節旁兩側肌肉牽拉力量不均造成趾節偏移,也會造成不同類型的足底痛。

4.肌腱韌帶問題:
年紀增加或受傷後造成包覆腳掌骨的韌帶鬆弛,造成腳掌穩定度變差,行走久後造成其內軟組織牽拉摩擦發炎疼痛,或足底筋膜因老化或反覆發炎變硬彈性降低、過度使用摩擦、周圍的脂肪墊變薄吸震力不足、等原因也會造成足底痛。

5.滑囊問題:
人體有150個以上的「生理性滑囊」,為分泌滑液的滑液膜所形成的囊狀構造,外側常包著網狀血管群,主要分布在骨頭、肌肉肌腱間、身體表面常會摩擦到的地方,及肌腱連接骨頭突起處(如膝蓋和腳跟),對附近肌肉肌腱活動時可能發生的碰撞和壓力提供潤滑緩衝的功用。若因過度活動或受傷造成滑囊發炎也會產生疼痛。

6.神經問題:
分布至足底的神經因疾病影響(如糖尿病)、擠壓(莫頓氏神經瘤)或壓迫(如踝管症侯群)造成不同部位程度足底的麻木灼痛感。

7.骨骼軟骨問題:
由於腳掌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關節間空隙因韌帶鬆弛或骨頭相對位置偏移造成窄縮擠壓、或軟骨磨損造成碎片或剝脫之後發炎也會造成疼痛。先前正常發生於大腳趾、蹠趾關節的副骨或種子骨因不當或過度使用摩擦發炎也會產生足底痛。在運動員或長期跑步者有時也會見到第五掌骨根部的壓力性骨折,而造成外側中間足底疼痛。

足底疼痛的原因常因人而異、因工作運動型態而異、因男女老幼狀況而異,因此需要專科醫師的病史詢問、身體理學檢查、行走步態的動力鏈分析、以及X光、超音波、核磁共振等影像學以得到正確診斷。唯有正確的診斷,其後的治療和運動建議才會有效並避免復發。

我們可以先注意或記錄什麼以便和醫師有效溝通討論?

1.病史:足底痛是間歇性還是持續的?
持續疼痛常表示傷害較嚴重,或是有症狀類似受傷的內科疾病。
間歇性疼痛常伴隨特定觸發疼痛的情況,如足中外側的骰骨鬆脫,在正常行走時並無疼痛,但走在不平的地面上,因掌骨間相對移動造成誘發骰骨鬆脫時則會造成劇烈疼痛。

2.足底痛的性質像什麼?(悶痛、刺痛或燒灼般疼痛?)
急性的關節肌腱損傷常引起劇烈疼痛。悶痛隱痛多發生在慢性疾病。如僵硬拇趾症會導致足底鈍痛,而急性趾節扭傷或軟組織損傷(草皮趾)常在不當運動(如墊腳尖又施力下壓腳掌關節)後常引起單一關節劇烈疼痛。若有燒灼般的火辣疼痛感則要懷疑神經受損,而跗管神經壓迫往往會引發足底部的燒灼性疼痛。

3.足底痛會傳導嗎?
若有傳導痛則可能有足部神經受刺激。如踝管症侯群(通過腳跟處往足底延伸的神經受壓迫)常引起足底疼痛。而莫頓氏神經瘤(趾間神經因受壓迫反覆發炎形成神經瘤)則在壓迫時(如穿尖頭鞋或按摩時)會引起局部蹠趾關節的疼痛。

4.其他相關症狀(如麻木、感覺異常)嗎?
若有通常表示病源來自脊椎或周邊神經壓迫,而且除足部疼痛症狀外常會有其他腰腿膝腳的症狀。

6.是否會夜間痛(患者足部不承受重量時發生的疼痛),或僅在負重時發生應力痛
壓力性骨折和關節炎常會產生夜間疼痛。睡眠性疼痛也可能來自腫瘤或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等問題。足底筋膜炎、肌腱和蹠骨問題通常不會導致夜間疼痛,通常需要足部負重時才會引發疼痛。

7.疼痛是否發生於特定受傷、運動或工作活動變化後(如大幅增加跑動距離)?
過度使用損傷最常見的病史,是過度增加或改變運動負荷量、突然改變運動型態(如慢跑時改打籃球踢足球)造成足部累積過多壓力所致。如跟腱炎引起的慢性足跟痛,可能來自數週內過度跑步累積的壓力,而急性肌腱勞損足跟疼痛可能是在特定訓練中突然增加訓練量所致。

8. 發生疼痛時鞋底有沒有特殊磨損的地方?
鞋子磨損的樣子可用來判定走路跑步的步態是否有無力、漸進的足弓塌陷、或疼痛引發的步態變化等。例如後足內翻過多和跟骨外翻的跑者,其鞋底可能顯示內側腳跟磨損增加,而腳跟外側邊幾乎沒有磨損。

9.有沒有重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
許多慢性疾病會影響肌肉骨骼系統。特別是糖尿病會導致周邊神經病變而影響足部感覺導致腳容易受傷而不自知,以及引起腳掌關節的缺血性壞死而產生關節炎。
痛風常會影響大腳趾關節,引起紅腫漲痛,而患者通常不會察覺先前有任何特定腳趾損傷。

10.過去一年中有沒有體重顯著增加
體重增加會影響站立或行走過程中的足部結構。如足底筋膜炎常在體重顯著增加後發生。

11.有沒有什麼特殊方式可以緩解疼痛
如腳拇趾滑囊炎、拇趾外翻或莫頓氏神經瘤的患者穿楦頭較寬的鞋子疼痛便可緩解。或者扁平足或中足不穩定的患者,使用足弓墊或中足固定約束護套可以提供支撐力改善足痛。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則可用足底矽膠支撐墊來避免過多摩擦導致疼痛。

12.婦女有無懷孕或懷孕導致體重增加?
懷孕期婦女會因荷爾蒙變化而產生韌帶鬆弛進而影響足部的穩定和吸震力。加上懷孕體重增加,可能會誘發蹠骨部位的疼痛或足底筋膜炎。


足底痛怎麼治療?

最重要的三個觀念:
『診斷正確,治療才會有效。』
『診斷正確,治療才會有效。』
『診斷正確,治療才會有效。』

除了頓挫傷引起的急性足底痛,其他足底痛通常合併許多原因,如行走跑步時的動力鏈偏移、肌肉力量不平均造成附近組織的牽拉壓迫、肌腱炎或神經壓迫等。唯有找出正確的病因才能有效治療。


而完整的足底痛治療也包括了:行走跑步時的動力鏈調整、足底小腿特定肌肉群的鍛鍊、肌肉激痛點的針刺、受損肌腱韌帶的增生修復注射、穿著適當的護具與鞋子等。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教室似診間 授課如看診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xdite的課程,內容是關於Growth Hack實作。為什麼工作忙碌還要寫心得?因為這課程值得好好推薦。

週末一早來到上課地點,同組朋友好奇的問我:醫師也需要上這種課?我先笑而未答。

作為一個復健、老年、運動醫學科醫師,我的門診總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病患,從出生一個月到102歲,上班族、農漁民、工程營造到開店老闆都有。面對各種不同的疼痛,除了仔細聆聽用心檢查外,最重要的就是在短時間內找到病患最重要的問題。離開都會到鄉間服務後,看診醫病更需要真誠與實力,不識字對醫療不熟悉的長輩回診的理由常只是:『醫師治的好病』和『醫師讓我信任』。

在最常接觸的肌痛症診治中,通常我會請病患用一句話或一根手指指出自己最不舒服的位置,然後再結合病史和檢查結果抽絲剝繭找出真正的病灶,對病患用他熟悉的語言配合繪圖或模型解說病情之後,在根據動力鏈分析結果再進行治療。常有國內外的住院醫師或醫學生來跟診,也是想學習這套以實務治療為導向的診治法門。

       今天聽完這堂課後,我的感想是:『天下極致武功道理若相通』,我在行醫20年超過十萬人次以上的門診中領悟到的道理,xdite在這門growth hack不但可以用精確的定義說出來,並且用數據分析呈現承接前後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如同我教導學生住院醫師再三強調的,任何學問都應該不打高空、不紙上談兵、童叟無欺、以快速能用實戰為目的讓新手能夠很快獲取能力。xdite的這門實作課讓我明白感受到:
『一句話切入重點』
『真正能上手的實務課程』
『讓人信任的有用內容』
『簡單明瞭清楚易懂』

有這些功夫的醫師我推薦,
有這樣內容的課程當然更該推薦。

課程結束離開前,看著仍被包圍無法下課的 xdite,我回答朋友:『現在你覺得我該不該來上呢?』

我們給彼此一個會心,滿意的笑容。

因為我們知道,大家課後還會在slack上繼續碰面,相互切磋。

這是我做的網頁,歡迎大家來看看。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運動前該不該「拉筋」?

我寫的合記出版社的物理與復健醫學『運動傷害的復健』章節,
和『脊椎徒手治療』兩
書中都有講。

談牽拉(拉筋)要先瞭解柔韌性,且要依運動類型討論。

在關節活動的主角肌肉肌腱單元中,延長度肌肉遠大於肌腱(約955)。所以所謂的牽拉,應該說是拉肉(肌肉)遠多於拉『筋』(肌腱)。
要增加肌肉的延展性其實提高溫度就有效果,因此運動前『暖身』效果優於『牽拉』。

先前觀念以為運動前牽拉理應可以預防傷害,其實醫學證據並不多。
柔韌度過大反而容易受傷和影響表現,過度牽拉引起的關節鬆動更容易造成傷害。因此適當的牽拉很重要。

以跑步來說,柔韌性較差者在同距離速度運動下的耗氧量還較柔韌性高者要來的少。
以女性足球來說,衝刺前做靜態牽拉會導致運動表現變差。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建議的柔韌性運動為
模式:對包括下背與腿後肌肉群的靜態、動態、本體神經誘發的牽拉
強度:到輕微感覺緊繃但沒有不舒服感
持續時間:靜態牽拉15-60,6秒收縮後繼之以10-30 秒輔助牽拉
頻率:每週至少2-3
重複:每肌肉群每次4重複以上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腳踝傷 車友不可承受之痛(欣單車專訪與補遺)


腳踝傷 車友不可承受之痛


這是2013.7 欣單車丁彥伶記者的專訪。
踝部扭傷最常見三個部位是:
1.外側的距腓韌帶,
2.內側的三角韌帶,
3.高位的脛腓韌帶。
另外中足的跖跗關節韌帶損傷也常見到。

值得注意的是,
小腿腳掌交界前方的脛腓韌帶,
往往是診斷難治性踝扭傷的關鍵。

韌帶損傷常起因於急性扭傷,
但也是動力鏈改變之後的結果。
可說是因也是果。

只有找出扭傷後下肢步態的改變,比對出偏移的動力鏈,

針對緊繃肌肉群做調整,才能避免進一步的傷害與復發。

http://solomo.xinmedia.com/bike/4437-Ankle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足底痛到底熱敷還冷敷有效?

Q:足底痛到底熱敷還冷敷有效?
足底疼痛常見原因有五個:
1.老化足底筋膜,彈性延展性變差,長時間不動(如睡眠)後變緊早上起來第一步踩下會疼痛。
2.足底筋膜發炎,因為過度使用(如跑步)或不當使用(踩到硬物)造成局部發炎,越走越痛。
3.足底脂肪墊變薄,可能因為老年退化或先前受傷,造成足跟部緩衝下降導致走多了會疼痛,或穿硬跟鞋久了更痛。
4.足後跟神經壓迫,常見於糖尿病患者,引起後跟神經壓迫,有足跟麻痛現象稱踝管症侯群。
5.足底肌筋膜疼痛症的轉位痛,通常為足底跖方肌的轉位痛產生足底疼痛感。

在上述1.5熱敷可能有效,
2.5的急性發作時用冰敷可能有幫忙。
診斷正確治療才會見效。
相信自己腳治療後的感覺最重要。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2015.12.1 長庚醫訊激痛點介紹

2015.12.1的長庚醫訊,有我寫的『激痛點』介紹。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511090#.VmCM3HYrIZ8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Growth Hack 課後心得

Growth Hack,網路或書籍都多少聽過,
但如同鬼一樣,聽過說過的人多,真正看到的人少。
【我以往只是模模糊糊的悟到,從沒想得這般清楚。
神鵰俠侶中,楊過初聽九陽真經部分心法的想法。

上完xditeIntro to Growth Hack之後,心裡感覺也正是如此。
顧客心理、行銷與創意分享等許多學門,
融會貫通後要濃縮在兩小時內,
讓不同專業領域的學員都聽懂,實在不簡單。

妙不可言,滿滿收獲是這次的心得。
值得親臨現場的好課程。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2015年9月許醫師演講時間

2015年9月許醫師演講時間:

9/2  (新竹)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專題演講:『疼痛、紓壓與睡眠』
9/6  (台南)榮民醫院專題演講:『軟組織疼痛的復健』
9/8  (台北)中廣四神湯專訪
9/20(台東)馬偕醫院專題演講:神經肌肉骨骼病變介紹及復健
9/19 (高雄)台灣國際專案管理師協會專題演講
9/22 (台中)光田醫院專題演講:『疼痛復健與增生治療』

詳細時間地點將陸續更新。

3D列印技術快速製作的生體義肢

利用3D列印技術快速製作的生體義肢,
製作速度與價格均令人期待!
我認為下一步必須克服的還是力回饋與感覺回饋,
如此義肢就可以作為各樣的動作的主導側而非輔助側。
(注意影片中的雙手動作義肢仍為輔助側)
影片連結在此。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運動過後膝內痛不停 當心膝滑囊炎(許宏志醫師著)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一陣激烈的運動過後(例如打籃球或是爬山)或是上樓梯,負重之後,隔天早上起來竟發現膝蓋內側疼痛不已,甚至無法彎曲或活動? 如果有,那可能您就患了膝部滑囊炎。
在人體全身上下有超過150個滑囊,它們通常是小的,內含滑液的囊狀構造,分佈在骨頭和肌肉或肌腱之間,或身體表面經常會摩擦到的地方,或肌腱通過骨頭突起處例如肩膀,手肘,臀部和膝蓋等等,它們對於附近可能的碰撞和壓力提供了潤滑緩衝的功用。
而在膝蓋附近的滑囊主要分布在下列各處;膝蓋骨上,膝蓋骨肌腱下,膝蓋骨肌腱上,腘窩部分,以及脛骨和[月非]骨接近膝關節附近。另外有一組滑囊是和膝關節本身相連結。一般在關節受傷,或過度或不當使用後,在滑囊附近會有紅、腫、痛,以及關節活動度受限,和壓迫患處時會疼痛的症狀。而有些患者甚至會有關節活動時發生特殊聲音的情形。而這種疼痛往往在早上起床時最為明顯,經過活動或稍微舒動關節後就會緩解一點,但是在過了一天之後,如下班後或晚上休息前疼痛又會出現,而常常使得患者整天提心吊膽,並且不敢從事較激烈的活動。如此反反覆覆的發生又緩解的疼痛,往往也是病患忌諱就醫或者是求醫無門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就診時可能不太疼痛,但是卻會在某些時刻又莫名其妙的疼痛起來。
造成滑囊發炎的情形有很多種通常以外傷引起的最為常見,通常像是突然性的增加活動量(例如在平常坐整天辦公室的上班族週末去爬山或長跑打籃球等等)或是,另外像感染(如感冒或發燒後),痛風(尿酸的堆積),或是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有時也會引起滑囊發炎。
其實在復健科門診中,一般復健科醫師都會先為病患找出正確的病因,其中包括詳細的理學檢查評估發炎附近相關組織的穩定度,以及配合x光檢查,和軟組織超音波檢查以找出正確的病灶所在,因為滑囊炎本身的正確位置固然重要,但是找出發炎背後骨骼肌肉組織的不穩定度並且加以矯正,才是永遠解除滑囊炎的根本之道。一般醫師會建議病患服用適當的消炎劑,並且接受醫師指導進行正確的姿勢和運動矯正治療,加上使用適當的輔具及護木,而較嚴重的病患則建議加上超音波導引下抽吸出發炎液體,和局部消炎藥物的注射。另外復健科醫師也會開立物理治療例如短波,干擾波以及低能量雷射等以幫助病患恢復。
總之,滑囊炎並不可怕,只要找出正確的致病原因並加以矯正,加上正確的治療,就可以揮別這個惱人的疾病了。


膝蓋久痛醫不好 當心皺襞症侯群

您有否過這樣的經驗:就是膝蓋後外側反反覆覆的疼痛腫脹,以及膝蓋活動時有喀啦的聲音,吃藥做治療甚至打針都不見好轉? 那有可能就是皺襞症侯群(plica syndrome)

醫學上的皺襞症侯群,是指在膝蓋附近,發育後如帶狀的滑囊皺襞(plica, 殘存的滑囊組織),因過度使用或者受傷而產生的非細菌性發炎,而引起類似膝關節退化症或軟骨受傷的疾患。所謂的滑囊皺襞,是指胎兒發育早期所殘留下來的多餘滑囊,正常情況下,在發育後期會逐漸合併成為一個大的滑囊腔。若是合併過程不完全,則會在膝蓋附近部位變成一群折疊如帶狀的滑液組織。一般受傷,慢性過度使用,或者其他附近部位的感染後也會引起皺襞症侯群 。

臨床上可見到這樣的病患:抱怨有膝蓋後外側的腫漲疼痛無力感,有時還會有膝蓋局部的紅腫熱痛現象,彎曲伸直活動時會有喀嚓聲,以及似乎卡住有如生鏽一般的無法順利活動的感覺,而這個症狀往往是兩邊膝蓋同時發生,特別是上下坡或上下樓梯等重複曲屈伸直膝關節的動作之後會加劇腫痛的症狀,反反覆覆的好了又痛,痛了又好,一年快有半年不舒服,可是卻在看醫師時卻未必會有同樣的症狀表現,以致於常常被誤以為是膝關節的退化症、軟骨退化、甚至痛風等其他不相關的疾病,久經治療卻不見好轉,搞的病患苦不堪言。有趣的是,雖然皺襞症侯群是從兒童時期就有的疾患,然而由於兒童本身組織受損修復能力較佳,所以不常有症狀產生,而是到了成年期或中老年才逐漸出現症狀。

其實此症的診斷,有賴於復健科醫師詳細的理學檢查及病史詢問,對於懷疑的病患,則需安排膝蓋部分的軟組織超音波檢查,以找出滑囊皺襞分佈的位置以及發炎的嚴重程度,有的人需接受血液檢查以及關節液的生化分析與培養,以排除萊特氏症(膝部無菌性滑囊炎)的可能。同時醫師也會建議病患採取適當的膝部壓力轉移以及保護措施,使用特殊的護具,加上膝部周圍的肌肉強化運動、另外配合適當的抗發炎藥物治療。復健科的物理治療中,低能量雷射、超音波以及經皮電刺激等也都有不錯的療效。對於症狀較嚴重、或病史較久的情況,則會建議膝部接受低劑量的類固醇注射或使用增生療法以加速發炎的改善。另外也可使用關節內視鏡找出多餘的滑囊皺襞,進行多餘滑囊修除的手術。

(本文投稿於2004.11.25中國時報健康版,更多詳細內容請見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頸部酸漲麻痛無力 治療越做越痛 當心巴劉氏症侯群(許宏志醫師著)

您是否遭遇過如此的情況,頭頸部酸漲疼痛又無力,甚至會有頭暈噁心的現象?或者是頸部受傷後有上述症狀,去做推拿按摩或牽引治療反而更加的疼痛?如果是,那您可能有巴劉氏症侯群 (Barre-Lieou syndrome)

巴劉氏症侯群,在復健醫學上稱為後頸部交感神經症侯群,臨床的症狀包括頭顏面或後頸、耳朵部位的麻漲疼痛、頭暈、耳鳴、聲音沙啞或無法大聲說話、由於頸部疼痛而引起的極度疲勞、肌肉無力、鼻塞充血感、眼睛深部或眼球後面的疼痛、另外也包括了頸部以外的症狀,例如前上臂的麻漲刺痛感、牙齦疼痛、視力模糊、臉頰的麻漲刺痛感,甚至有人會有噁心嘔吐、以及半邊臉的脹紅或發青等現象。這些都是屬於後頸部交感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的現象。而它的成因就是頸部的不穩定或者半脫位(例如頸部過度負重、初期的頸椎退化症、以及頸部撞擊時的揮鞭症等等),引起頸部脊椎結構上不對或者是脊側肌肉的保護性痙攣,壓迫到相鄰的軟組織以及神經組織,進而誘發位於頸部交感神經細胞的電氣生理活動增加,而引起過度敏感的現象所致。而不正確的治療,例如局部的推拿按摩、錯誤的頸部肌肉伸展牽拉,或者是盲目的整脊或頸椎牽引等治療,由於更加拉扯刺激到局部的交感神經,往往使得症狀更加嚴重,所以此症的病患常會有『脖子痛,但做治療卻越做越痛』的抱怨,常被誤以為是裝病,甚至有精神疾患,而白白長期接受不必要錯誤的治療而不自知。

巴劉氏症侯群臨床上的診斷,有賴於復健科醫師的臨床理學檢查與判斷,以及頸部的電氣生理檢查看是否有神經壓迫症,並且要找出壓迫的位置與嚴重程度以決定治療的方法。

一般復健科醫師會建議病患使用正確的頸圈,以及注意正常的姿勢,加上一些交感神經控制劑或血管收縮劑來減緩不適感,而近來新興的增生療法(prolotherapy)由於可隔離開交感神經被壓迫的部位,對於治療此症有相當好的效果。另外復健科醫師也會開立一些特殊部位的物理治療,例如遠紅外線、低能量雷射等都有不錯的療效。


所以下次頸部要是酸漲麻痛無力,記得先找正確的專科醫師診治,可別越做越痛白白受罪喔。
(原文發表於2004.3.29聯合報健康版,更多細節請見『疼痛完治』,遠流出版社。)

長期扭傷不易好 試試軟組織增生療法(許宏志醫師著)

您是否曾經有過扭傷很久不容易好,經過推拿按摩治療後更痛?甚至就醫後被診斷為肌腱韌帶裂傷,吃藥打針都不見好轉?那也許應該試試軟組織增生療法。

在復健科門診最常見到的就是肩關節與踝關節的扭拉傷,在推拿按摩後更加疼痛,而吃止痛藥和局部施打類固醇以後也不見好轉。而病患也常因為活動到某個特定姿勢就會冷不防的痛起來,導致不能從事任何激烈一點的活動。這表示軟組織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傷害以及鬆弛度才會如此。所以需要的並不是局部的消炎止痛治療而已。
復健醫學裡所稱呼的軟組織,一般是指肌腱與韌帶。人體的韌帶主要是用來連結關節中的骨頭的結締組織,在受傷之後往往不容易痊癒,這是因為韌帶的血液供應並不多,加上韌帶中分佈許多神經接受器,在受傷後,常因為疼痛而限制了該部位的活動而使得局部循環更不好。而肌腱則是連結肌肉和骨頭之間的結締組織,受傷後的反應也常和韌帶類似。所以在軟組織的復健治療當中,局部的止痛只是治標,而設法促進軟組織恢復才是重點。
所謂增生療法(Prolotherapy),是注射特殊的增生劑(例如酚、酒精、玻尿酸或特殊濃度的右旋葡萄糖溶液等)到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地方,刺激局部纖維母細胞的活化和複製,並且促進合成人體天然膠原蛋白,造成附近的結締組織更緊密結實,達到緊化及強化鬆弛或張力變弱的肌腱、韌帶以及關節囊的效果。


最近醫學研究顯示,增生療法對於膝部前十字韌帶損傷的患者,可以改善其鬆弛度、緩解腫脹與疼痛,及膝關節活動度。對於改善手部關節炎的疼痛以及活動度也有報導證明有效。也有報導用來治療慢性疼痛、下背痛、肌筋膜疼痛症侯群、纖維肌疼痛症、以及足部疼痛等。治療因疾病嚴重程度以及病患個體差異而定,一般來說一個療程約要6-10次。治療之前,復健專科醫師會先使用軟組織超音波評估受傷部位的嚴重程度,以及利用它作為評估療效及恢復程度的工具。另外復健科醫師也會針對病患的情形開立物理治療,例如低能量雷射,遠紅外線以及超音波等等也都有不錯的效果。所以下次扭傷疼痛久久不好,可別一味的吃止痛藥,說不定你受傷的軟組織正在向你抗議勒!

(原文刊登於2004.4.4聯合報健康版,詳細全文請參考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許醫師八月份演講行程:8/22(六)16:00-18:00
高雄夢時代8F演藝廳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年輕女性愛穿高跟鞋 腳跟麻又痛 當心踝管症侯群(許宏志醫師著)

給時下愛穿細跟高跟鞋的年輕女性們,您是否曾經感覺足下有疾”?就是走久了或是站久了,覺得足跟部有越來越重的腫脹刺痛麻木灼熱感?而坐下休息抬高腳以後卻又好了?如果是,那您可能得了踝管症侯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

所謂踝管症候群,相當類似於眾所周知的發生在腕部的腕隧道症侯群,是指脛後神經(posterior tibialis nerve)或其分支的壓迫症。臨床上常常見到的症狀有足跟部的麻木感和灼燙感,和局部的刺痛感,在活動走路久後症狀變重,而休息後又變輕。導致踝管症侯群的原因很多,過度使用或不當的使用是最常見的原因。例如近日年輕女性間相當流行的窄細跟高跟鞋,常會因為加重了足跟部局部的壓力而產生相似的症狀。其他原因包括了跟骨骨折,跟骨骨刺,足底筋膜炎,足底腱鞘瘤,足跟部的過度內翻等等。而糖尿病病患或是洗腎的病患,也常會有類似的症狀產生。值得注意的是,此症往往被誤認為足底筋膜炎來治療,相反的療程往往使得症狀更為加重。因此臨床上,復健科醫師會針對病患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以及理學檢查,加上使用軟組織超音波以排除掉前述疾病的可能性,另外會安排肌電神經檢查(electrodiagnosis)來找出神經壓迫的病灶點。

至於本症的治療方面,首先復健科醫師會建議病患正確的鞋具知識,例如常行走站立者要穿著寬後跟有氣墊的鞋子,避免常穿高跟硬跟鞋,並且會開立適當的足部護墊,以矯正足跟內翻的情形,並配合一些非類固醇類消炎劑 (NSAID)的服用,特別是Aspirin對於緩解麻木疼痛感很有效,以及合併神經保護劑及循環促進劑等改善其他的相關症狀,在復健科的物理治療方面,強調的是姿態訓練,壓力分散訓練以及伸展運動,而輕度式經皮電刺激(TENS)和短波治療及低能量雷射或脈衝式超音波對緩解症狀也很有效。 此外,若是有腫瘤或足底腱鞘瘤的病人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總之,踝管症侯群是一種惱人但是不麻煩的小病,只要找對醫師進行正確的處理,一般都有相當不錯的改善。

(原文見於2002.10.15中時健康版,詳細內容請參考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淺談足跟疼痛症候群 (許宏志醫師著)

 您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早上起來下床時第一步踏下便覺得腳跟處疼痛難忍,在稍微活動後即改善,但在站久走久後腳跟又會覺得痛,如果您出現這樣的症狀,可能就是所謂的『足跟疼痛症候群』(Heel pain syndrome)

    所謂『足跟疼痛症候群』是指足跟在承重時,引起疼痛或酸麻的感覺。發生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tis),跟骨骨刺以及跟骨旁滑囊炎等等。

足跟是人體負重的最主要部分,其皮下脂肪層緻密而發達,稱為脂肪墊。在脂肪墊和跟骨間有足底筋膜(又稱跖筋膜)和滑液囊的存在,而脂肪墊、足底筋膜、滑液囊等結構,便是足部負重時負責吸收衝擊力的最主要的緩衝工具,可避免跟骨受到直接的衝擊。

    而在過度使用(如長期站立、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或不適當使用(如經常赤足負重、受傷等)的情形下,或是老年人因退化等常會導致脂肪墊的萎縮,形成緩衝效果減少,引起跟骨的磨擦,結果將會造成足底筋膜、滑液囊等軟組織的發炎反應。若持續的發炎反應未經適當的治療,久了就會出現退化性變化,如跟骨骨刺等。

   『足跟疼痛症候群』常見於女性、肥胖者以及老年人。而過度負重或長時間行走者(如選舉時拜票拉票的樁腳、登山者、護士、服務業者)也是此症好發的高危險群。一般的症狀為早上起床時,足跟內側處最為腫脹疼痛,在剛下床行走時最不舒服,而在適度的活動或行走後,症狀便會改善,但在站久走久或行動著力過久後,又再出現疼痛的症狀。

    在臨床診斷方面,除了詳細的身體檢查及病史詢問,另外可以使用復健科常用的軟組織超音波加以診斷,而X光檢查有時可以找出跟骨病變,但目前仍以超音波為主要確定診斷工具。


    至於治療方面,可以在局部注射微量類固醇,可迅速緩解發炎情形,此外,復健科常用的低能量雷射、超音波等,都可以治療此症,如果再加上適當的足部肌肉伸展運動以及足底矽膠護墊,一般均可以治愈並減少『足跟疼痛症候群』復發的機會。

(原文見於2001.11.24自由時報健康版,詳細內容請參考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以臂當枕 小心『週末夜臂麻痺症候群』 (許宏志醫師著)

夜晚的歡樂總是被成雙入對的情侶及恩愛的夫妻們佔有,不過,情侶或夫妻們在共度一個甜蜜、浪漫的夜晚時,請小心在忘我激情時可以狂野地以身相許,但切記不要以臂當枕,免得『週末夜臂麻痺症候群』(Saturday night Palsy Syndrome)悄悄地盯上您﹗

    『週末夜臂麻痺症候群』的響亮名號,係源於美國青年男女,較習於在週末夜晚狂歡、飲酒作樂,互訴情衷,加上性觀念開放以及男士貼心枕邊人的溫柔舉動,往往以臂當枕,讓情人一夜好眠,沒想到日上三竿後,出現手臂痠麻、疼痛、無力等尺神經壓迫症候群,嚴重者甚至抬不起來,由於人數頗眾,醫學上才將此病症以週末夜臂麻痺症候群名之。

由於它出現的症狀不是很明顯的嚴重,所以,如果您在歡愉之後,隔天早晨醒來,發現手臂痠麻、無力,甚至抬不起來,您可要好好回想一下,是否昨日熱情的夜晚,您為了體恤枕邊情人、老婆,貼心地奉獻自己的手臂,讓其當枕頭,一夜好眠,卻不知已罹患了週末夜臂麻痺症候群症候群的病症。

    誠如上述,有時患者手臂抬不起來的程度太過嚴重,常會使患者誤認為中風或是骨折,導致醫師未能對症下藥,比較容易引起患者的抱怨。
    在對『週末夜臂麻痺症候群』的臨床診斷上,通常復建科醫師會做詳細的病史詢問,並搭配神經學檢查及肌電圖檢查,以確認其確實罹患此症,幸而一般病程皆為良性,在治療一至二週後即可完全痊癒,如果配合適當的護具與物理治療,如復健科常用的低能量雷射或經皮電刺激等療法,可加速減緩患者疼痛不適的感覺。

    而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手臂作九十度的伸直動作,或者是長時間壓迫到上臂肱骨以及壓迫或碰撞外上臂中間處,才能有效避免並遠離『週末夜臂麻痺症候群』的侵襲。


    其實,表現愛意的方式有很多種,雖然以臂當枕的方式很貼心,男女雙方仍要愛惜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要為了展現愛意,卻在激情過後,發現罹患週末夜臂麻痺症候群,那可就樂極生悲了﹗

(原文刊登於2001.9.29自由時報健康版-詳細全文請參考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2015 六月份許醫師北部演講時間(新增嘉義縣場次)

2015.6.9(下午2-4點 桃園市南方莊園2F尼斯廳
(桃園市中壢區樹籽路8號,請向Lexus 營業所報名)

2015.6.13()下午2-5點 新北市圖書館蘆洲集賢分館藝文中心
(新北市圖書館蘆洲集賢路2457F, 02-82821951

2015.6.24() 上午10:30-12:30 嘉義縣議會演講廳

 (嘉義縣朴子市祥和一路西段一號 電話: 05-3620076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膝部鵝足滑囊炎的治療性復健運動 (許宏志醫師著)

1.患者可在膝蓋沒有負重的情形(如仰躺臥方式)之下,先做雙膝彎曲成45度,再做兩側大腿以膝蓋使力,互相向內壓擠的動作。若雙膝碰觸會疼痛者可使用枕頭或排球等柔軟墊物置於大腿或膝蓋中間再進行壓擠動作。每次壓擠動作持續5秒鐘後放鬆,每回運動進行此類擠壓運動510次,一天3回。

2.第一階段運動完後,可緩慢彎曲右膝,將右側踝關節後側逐漸交叉放置於左側膝蓋上。然後進行以右膝向左臀部做用力彎曲的動作,同時右踝需靠在左膝蓋前方。每次彎曲動作持續5秒鐘後放鬆,每回運動可進行510次,右膝作完同樣的動作左膝也要作一回,一天3回。或者可以使用第一點中描述的球放於膝蓋後側,然後做用膝蓋夾球的動作以訓練大腿下方的內收肌。每回可進行510次,一天3
回。

(原文見於2011.4長庚醫訊,相關延伸內容請見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膝下內側痛難行 當心鵝足滑囊炎(之一) (許宏志醫師著)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一陣長跑或蹲久之後,膝蓋的下內側有疼痛的感覺,而且在上樓梯或跨大步走路之後更為疼痛?如果有,那可能得了鵝足滑囊炎。

人體中共有150個以上的「生理性滑囊」,通常是由可分泌滑液的滑液膜所形成的囊狀構造,外側常包圍著網狀血管群,主要分布在骨頭和肌肉或肌腱之間、身體表面經常會摩擦到的地方、及肌腱通過骨頭突起處,例如肩膀、手肘、臀部和膝蓋等等,它們對附近經常滑動的肌肉和肌腱,在活動時可能發生的碰撞和壓力提供了潤滑緩衝的功用。另外還有些滑囊被稱做「反應性滑囊」,與正常分布的生理性滑囊不同處在於,它們的分布沒有固定的位置,只有在過度摩擦使用、受外力撞擊或感染發炎時才會逐漸成形變大。而拉丁文原意的鵝足滑囊,是指位於膝蓋下方內側的一個淺層滑囊,它位於膝關節脛骨突起的內側,在大腿半腱肌、縫匠肌、以及股薄肌合併的肌腱之下(如圖)。而此三條大腿內側肌肉所掌管的動作,就是大腿的內收與向內旋轉等動作。

由於此三條大腿內側肌肉共同終止於上脛骨突起的內側,因此鵝足滑囊炎經常發現於病人膝蓋部位的不當使用或過度的大腿內收動作,例如蛙式游泳、反覆的扭腰運動(如扭扭舞)或姿勢不當的足球、籃球或羽球,出現不適當的膝蓋扭曲動作之後引起。另外直接摩擦碰撞到膝蓋下內側,如長時間的蹲跪動作,或因為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導致的膝關節內翻,及大腿腿型粗厚的患者也容易引起鵝足滑囊炎。根據醫學研究統計,約有75%退化性膝關炎的患者會有鵝足滑囊炎的症狀。另外也有報告指出,扁平足或腳趾外翻的患者也容易得到鵝足滑囊炎。臨床上可看到膝蓋下內側靠近脛骨突起部位有紅腫現象,在按壓碰觸下會有局部的疼痛不適感。此類疼痛不適感經常於上樓梯時變的更劇烈,特別在膝蓋彎曲伸直時最為明顯,在短暫休息後會改善。這類「使力後疼痛」和膝關節退化症患者,在從事下樓梯等增加膝關節負重的動作才會引發的膝內側疼痛「負重後疼痛」,是不同的,膝關節退化症患者疼痛的位置也稍較鵝足滑囊為高。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疾病如大腿內收肌肉群的肌筋膜疼痛症侯群、膕窩囊腫、髖關節病變、股神經叢病變、腰椎神經根病變、或者股神經、閉孔神經、坐骨神經病變,或者膝關節內的前後十字韌帶損傷,或者半月狀軟骨受傷,有時也會以膝蓋下內側的疼痛表現,臨床上也常因病患沒有明顯提到膝蓋疼痛的位置與型態,以及有無其他部位的疼痛,加上診斷者未多詢問病史及進行步態分析檢查而遺漏,導致錯誤的診斷與重複無效的治療。

如果突然發生內側膝蓋疼痛,建議先停止當下的活動,並且冰敷(每次約20分鐘,一天34次,直到疼痛緩解),若無明顯改善則需就醫。為避免將來復發,可在運動前先進行大腿內側穩定肌肉群的牽拉暖身運動,加上運動當中需配戴適當的膝部護具,做完運動後進行15分鐘的和緩運動。臨床診斷上復健科專科醫師先會做詳細的病史詢問、步態分析及身體理學檢查,並配合軟組織超音波的檢查找出確切病灶所在。對於懷疑有滑囊鈣化或合併有其他膝蓋骨關節退化疾病者,則會安排膝部的X光檢查。若是由肌肉神經性原因,如腰椎神經根壓迫症或肌筋膜疼痛症侯群,則會使用肌電圖等電學檢查來加以確定。

在復健科的物理治療方面,可以使用干擾波、短波、銀錐電刺激、低能量雷射治療或者是震波治療等,都有不錯的療效。另外復健醫師也會建議病患服用適當的消炎劑及肌肉舒緩劑,並且接受復健醫師指導正確的膝蓋姿勢(如彎膝時勿同時轉動膝蓋,以及減少爬樓梯、爬山等彎曲膝蓋的運動、以避免刺激鵝足滑囊等)、大腿內側三條主要內收與彎曲膝蓋肌肉群的矯正與強化運動以及適當的輔具使用,並找出發炎背後相關骨骼肌肉組織的不穩定度,利用復健科的治療性運動,或儀器訓練治療加以矯正。對於症狀較嚴重或久治不癒的的病人,則會使用低劑量的類固醇局部注射以治療發炎情形。另外要提醒的是,由於發炎的鵝足滑囊對於局部的壓擠較為敏感,因此一般的局部推拿、按摩或者針刺放血等治療方式並不適用於此,不當治療後有時會加重症狀甚至導致局部細菌感染。而在急性發炎期間,也不建議使用護膝或彈性繃帶等方式過度包覆緊束此部位以免導致反覆發炎。

(原文見於2011.4長庚醫訊,相關延伸內容請見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認識纖維肌痛症 (許宏志醫師著)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反覆發作、遊走全身造成肌肉、肌腱或韌帶疼痛和壓痛的疾病。經常會合併有疲倦、睡眠障礙及記憶變差等問題。約佔所有人口的2%-4%,較常見於生育期的女性朋友。

  此症致病原因不明,除可能有基因、家族遺傳等影響外,生理上、心理上或環境中的刺激也都可能誘發。此類患者常因為對疼痛特別敏感,而有觸摸痛(allodynia,以正常不應引發疼痛的刺激碰觸下即產生疼痛)的現象。

  此症主要症狀包括廣泛性的肌肉疼痛、壓痛及疲倦。可能有深層的痠痛、僵硬、燒灼感、抽痛等,或麻麻、刺痛或有東西爬動的感覺。此類患者常會併發某些特定病症,例如頭痛、大腸激躁症、認知及記憶障礙、顳顎關節疾病、骨盆疼痛、腿部不寧症候群、對噪音或溫度敏感、焦慮症或憂鬱症等。


  此症的診斷主要根據病患臨床的病徵、理學檢查與病史詢問。治療包括了藥物、非藥物治療和生活調整。主要有低劑量抗鬱劑。非類固醇型消炎止痛藥可改善部份疼痛症狀。復健科的各類按摩或鬆動術有助緩解肌肉緊繃進而改善症狀。另外也要接受專業醫師建議做生活與姿態上的調整,如正常作息、規律運動、練習自我放鬆等。

(原文見於2012年長庚醫訊,相關延伸內容請見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

2015 六月份許醫師北部演講時間

2015.6.9(二)下午2-4點 桃園市南方莊園2F尼斯廳
(桃園市中壢區樹籽路8號,請向Lexus 營業所報名)

2015.6.13(六)下午2-5點 新北市圖書館蘆洲集賢分館藝文中心
(新北市圖書館蘆洲集賢路2457F, 02-82821951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頸椎揮鞭症 (許宏志醫師著)

您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在馬路上騎乘摩托車或開車時,不小心被後方來車追撞,造成頸部拉扯,回家後發現頸部酸、麻且施壓時會有痛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您可能已經罹患了『頸部揮鞭症』(whiplash syndrome) 

所謂的頸部揮鞭症,醫學上定義是由於頭部有突然的加速或減速,造成頸部如鞭子般揮動的情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在騎乘摩托車或開車時,被後方來車追撞,頸部受到來自多方向合成的拉扯力,因此常形成頸部較深層的軟組織,如韌帶、肌腱及神經血管等,受到撞擊拉扯產生發炎。

一般來說,頸部揮鞭症常出現頸部酸、麻以及有壓痛點,通常在受傷後一至二天發生,不過在一般的例行性頸部X光片檢查中,卻找不到確切病灶,這也是許多病患明明有症狀卻一直被延誤診斷的原因。

上述情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有的病人往往不能清楚記得受傷當時的情形,加上X光片的檢查未能找出病因,所以有些病人甚至被醫師診斷成憂鬱症,失之千里,差之毫釐,常令醫病雙方徒呼負負。

其實,診斷頸部鞭抽症的關鍵,在於專科醫師詳細的病史詢問,以及相關神經學檢查,並配合軟組織超音波的檢查,對於找出患者肌肉撕裂傷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病史的詢問必須注意受傷的機制,例如有無使用安全帶、有無使用頭部護枕、安全氣囊、有無直接在車輛內撞擊、有無割傷或瘀青、以及急救的措施有無不當等等。

臨床上醫師評估頸部揮鞭症是根據病人臨床的症狀,並運用以下的評估系統來對患者予以分級﹕
0  0  頸部無症狀
  頸部疼痛、僵硬、有壓痛、沒有理學檢查上的症狀
  頸部有肌肉骨骼症狀(表示有活動度受限及明顯痛點)
  頸部有神經學症狀(表示有深肌腱反射降低、無力及感覺缺損)
  頸部有骨折或脫位現象

在治療方面,如果病人有疼痛不適感,一般會先建議使用軟硬式頸圈和適當的寢具、枕頭,以提醒患者作出正確的姿勢,以改善疼痛。

此外,也可使用口服消炎劑及肌肉鬆弛劑等來改善患者症狀,如果檢查中發現韌帶或肌腱出現拉扯、發炎的情形,則可施以局部類固醇的注射,而復健科中常用的低能量雷射或經皮電刺激等療法,對加速患者軟組織的復原以及減輕疼痛不適感,也有極大的助益。

通常而言,患者在疼痛期間,醫師均不建議再從事會使頸部突然轉動的活動,例如過度的負重、打羽毛球、蝶式游泳等,以免造成患者二度傷害,拉長患者復原的時間。

在日常飲食方面,須特別注意辣、醃製類(如醬瓜、醬菜等)、香煙、含咖啡因的食物與飲料(如茶、咖啡等及酒精類等均不適合食用,而如白蘿蔔、橘子等含乙醯膽鹼素(Acetylcholine; 中醫謂之性涼)的水果,也不建議攝食太多。
總之,頸部揮鞭症的治療,只有靠專科醫師正確的診斷,並配合適當的藥物及物理治療,才能有效、快速地達到療效。
    (原文見於2001.9.12中國時報健康版,相關延伸內容請見遠流出版社之疼痛完治。)